报道称,汇总在日料店就餐的中国人和相关人士的声音,得出了5个关键词,分别是“安心感”、“健康意识”、“物流网”、“社交网站”和“电影与动漫”。
英媒称,在全世界每年为人类消费而生产的食物中,约有三分之一会损失或浪费。联合国粮农组织称,这部分被浪费的食物大概有13亿吨左右,相当于全世界每年粮食产量的一半多。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鸡蛋富含胆碱(一种营养素,作用接近于维生素B)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两种营养成分有助于婴幼儿成长初期脑神经细胞及组织的发育。
研究结果表明,每晚睡眠增加的参与者减少糖分摄入量多达10克。研究发现,这些参与者每日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也比睡眠没有延长的一组要少。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微生物学论文报告称,美国科学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对比后认为,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的高毒菌株获得了代谢海藻糖的机制,而这种能力与疾病相关联。数据显示,很可能正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无意”中导致了这些流行菌株的出现。
2004年出版的《潜艇美食》详细记述了早在二战时期潜艇上水兵的生活,里面有关于潜艇上厨师日常工作的有趣记录;食物如何装上潜艇,如何储存,以及如何变成饭菜;还有潜艇艇员最渴望吃到的是哪些菜肴。
法媒报道,瑞士政府下令叫停直接水煮活龙虾,在杀死烹调龙虾之前,必须先让龙虾们失去意识,否则它们会承受巨大的痛苦。
“民以食为天”,食品一直是全社会共同的关心所在。2017年哪些食品事件对您的生活造成影响,我国的食品领域有着什么样的变化?新年伊始,中国经济网策划推出2017“中国时间”年度经济盘点系列,对一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做一系统回顾。本期推出十大食品行业新闻。
美媒报道称,科学家发现在暴露于太阳发出的蓝光之下时,人类的皮下脂肪细胞会缩小,也就会减少脂肪的储存。相反接受不到充足的光照,人们的脂肪就会堆积。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科研团队与中、美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对新材料石墨烯的潜在环境影响进行的最新研究发现,自然界中的石墨烯能随食物链传递,原本鲜有机会直接摄入石墨烯的高等生物,也可能间接“吃到”石墨烯,从而引发健康风险。
德国波恩大学科学家领导的一项令人不安的新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对快餐食品的反应与对细菌感染的反应非常相似。这项研究除了证明快餐食品能刺激大量炎症活动之外,还声称一旦最初触发,将引发免疫系统的长期变化,通过转向健康饮食可能无法彻底扭转这种长期损害。
中心下属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研究平台的“微量元素分子营养团队”因研究项目需要,本着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全职科研助理2人。
2018年5月4-6日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联合会 中国健康产业发展联盟 亚洲有机产品发展中心 亚洲经贸发展促进中心 承办单位: 北京环球智展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山东智展会展有限公司 厦门海名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海名集团 展会简介: 2016年国内经济面临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
由英富曼意帆展览、广州艺帆展览联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广州商业总会等机构共同举办2017大食品展、第17届中国(广州)国际食品展暨进口食品展览会、第18届中国(广州)国际营养品?健康食品及有机产品展览会于2017年6月16-18日在广交会展馆隆重举办。展会以贸易合作、品牌展示、技术交流、渠道建设为主线,依托广州是中国最大的食品进出口商贸口岸,展会规模环比增长30%是中国高端食品最大的交易平台。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郭亚龙研究组在全球首次开展了全基因组水平上植物平衡选择的研究,揭示长期平衡选择对植物适应性进化中的重要作用。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基因组生物学》上。 研究人员以模式植物拟南芥及其近缘属荠属为研究对象,发现二者尽管在进化上已经分开了800万年,但仍然有许...
--科技兴农,服务三农 全国巡展南京站 2018中国(江苏)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 2018 China (Jiang Su)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Expo 时间:2018年7月27日-28日地点:南京国际展览中心 指导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农业产业化协会...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合作揭示了稗草通过基因簇合成防御性次生代谢化合物,用于与水稻竞争和抵御稻田病菌的遗传机制,为水稻C4育种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因遗传资源。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郭龙彪和浙江大学邱杰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据悉,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种康带领的团队通过生理学检测、生化手段验证和遗传学观察,进一步阐明了水稻中微RNA通过植物激素信号途径调控水稻株高与叶夹角的分子机制,为理解植物激素精细调节水稻株型提供了新的资料。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植物生理学》杂志上。 微RNA是近年来在...
对粮食作物的基因改造为全球日益增长的人口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技术解决方案。然而在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上,依然存在很大的困难,由于科学家能够成功修改的植物物种有限,目前主要局限在少数几种作物上,如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 现在这一情况有望获得改变,一个以中国科学家为主的团队已经宣布了一项名为花粉磁转染的新...